Yahoo Search Búsqueda en la Web

Resultado de búsqueda

  1. 农林要闻. 4位院士齐聚 新质生产力与林业工程学科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05-27. 浙江省“头雁”项目2023级结业典礼暨2024级开班仪式在我... 05-25. 【农林故事·学霸来了】“研”途有你,林学专业C4-305寝室... 05-24. 浙江农林大学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暨党群系统... 05-23. 森林食品与健康国际学术会议在我校举行 05-22....

  2. Zhe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AU) is a former public university in Hangzhou, Zhejiang, China. Founded as the Zhejiang College of Agriculture in 1952, the university was merged into Zhejiang University in 1998. Its campus now becomes the Huajiachi Campus of Zhejiang University.

  3. Subscribe to Times Higher Education. As the voice of global higher education, THE is an invaluable daily resource. Subscribe today to receive unlimited news and analyses, commentary from the sharpest minds in international academia, our influential university rankings analysis and the latest insights from our World Summit series.

  4. Zhejiang A&F University (ZAFU; 浙江农林大学), formerly Zheji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is a provincial public university in Hangzhou, Zhejiang, China. Zhejiang A&F University was established in 1960 by the merge of Tianmu Forestry College and Zhejiang Agriculture College.

    • 概览
    • 办学历史
    • 办学条件
    • 学术研究
    • 文化传统
    • 校区情况
    • 校园风貌
    • 所获荣誉

    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境内公办高校

    浙江农林大学(Zhejiang A&F University,ZAFU),简称“浙农林大”,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 [1],入选国家 “111计划” [2]、“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3],为CDIO工程教育联盟、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创建于1958年,前身为天目林学院,1960年与浙江农学院合并成立浙江农业大学,1966年更名为浙江林学院,1970年7月与浙江农业大学合并,1979年2月恢复独立办学,2010年更名浙江农林大学。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东湖、衣锦、诸暨3个校区,占地面积34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超6亿元;设有20个学院(部),1个独立学院,开设69个本科专业;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16个;设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47个省部级创新平台。 [60]有全日制本科生17249人、研究生4578人、留学生490人,教职工2165人。

    •天目林学院时期

    1958年,中共浙江省委决定创办一所高等林业院校,定名“天目林学院”。当年6月,以省林业厅为主,建德地委抽调党政干部,一批知名教授和留学归国学者共同参与筹建。当时确定专业设置为林业、木材采伐与运输机械化、木材机械加工和林产化学加工工艺专业。招生规模400名。

    1959年7月,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决定,温州林学院与天目林学院合并。

    1960年2月,省委决定,浙江农学院、天目林学院、舟山水产学院合并,成立浙江农业大学。

    1962年2月,省委决定,天目林学院从浙江农业大学划出,归省教育厅领导,党委工作归省高校党委领导;原属省农科院领导的林科所划归省林业厅和天目林学院双重领导。

    •浙江林学院时期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3月,学校设有20个学院(部),1个独立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52]开设69个本科专业。 [4]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2165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共享院士5人、浙江省特级专家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3人、科技部创新领军人才2人、中科院“百人计划”5人、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2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团队3个,省杰出教师1人、省“万人计划”11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省高等学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省高校教学名师3人、省“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和第一层次19人,省级创新团队16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2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5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喻树迅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宋新章、李彦 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杨彩梅、沈满洪、孔凡斌、卢孟柱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周旭东、孔凡斌、李彦、卢孟柱、吴家胜、朱祝军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沈满洪、孔凡斌 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沈满洪、王旭烽 [23] 中科院“百人计划”:唐翔宇、崔敏龙、李彦 全国林业教学名师:王正加、汤孟平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1个,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3个,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9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7个,重点培育学科3个。有林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16个。 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林学 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林学、林业工程、生态学 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园艺学、畜牧学、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风景园林学、农林经济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林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培育学科:植物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林业经济管理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林学 [4]、林业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农林经济管理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林学、农林经济管理、作物学 [7]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光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园艺学、兽医学、生物学、生态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学、设计学、法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农业、风景园林、法律、林业、中药学、会计、旅游管理、国际商务、电子信息、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兽医、图书情报、艺术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111计划”引智基地等国家级创新平台5个,省部级创新平台50个。 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木质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0]、国家林业和草原三叶青西红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林业感知技术与智能装备实验室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林业智能装备与物联网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农产品品质改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木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生物农药高效制备技术浙江省工程实验室、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竹业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现代森林培育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特色中药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 省级重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林木种质资源保育与利用公共基础条件平台、浙江省木材加工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竹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农民发展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3月,学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4项。

    智库联盟

    2021年7月11日,浙江省“两山”理念(生态文明)智库联盟成立。 2022年11月23日,浙江省高校助力乡村振兴联盟成立。

    学校标识

    •校徽&校名 1、校徽于1987年由该校教师自发设计并被该校有关部门及师生广泛使用。2003年,该校对图案进行了修改,并认定为官方的校标。2010年,由于该校更名,再次对图案做了些许修改。 2、校徽以绿色为主基调,由浙江农林大学的中英文字样、银杏叶和该校的建校年份构成,采用绿色和银杏叶表示该校以林业为特色,以培养绿色科技人才、致力于环境建设为目标。 3、校名“浙江农林大学”的中文字样为陆俨少书法作品集字 [51]。 •校旗

    精神文化

    •校训 求真:教育的真谛是育人,要教育学生求真,教育学生做真人。 敬业:教师要忠于党的教育事业,职工要爱岗,学生要敬学业、热爱所学的专业和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 校训释义:修身养德,学做真人;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师法自然,恪守真实。学精业广,敬畏为基;乐群笃行,敬尊为怀;经世致用,敬崇为宗。其中修身:《大学》:“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做真人:陶行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敬:“所谓敬者,主之一谓敬”;敬业乐群:《礼记》:“三年视敬业乐群”;经世致用:又称经世致用之学,提倡经学研究要结合当前社会问题并为之探索解决方案。明清时期,一些学者提倡“实学”,就是“实习、实讲、实行、实用之学”。 •校歌

    社团活动

    1982年,该校第一个学生社团——大学生英语协会成立。随后,1983年,大学生摄影协会成立;1984年,大学生林莽文学社成立;1986年,大学生口才协会成立。2000年6月,该校建立社团管理委员会,并于2004年9月改名为学生社团联合会。校社联下设三个中心:基础事务中心、社团服务中心和活动拓展中心,九个职能部门。校社联先后组织开展了学术沙龙、“争鸣杯”辩论赛、创业博览会、青春茶联盟、文体嘉年华等校内外各类大型活动。 截至2019年6月,该校正式注册学生社团数量达75个,含兴趣爱好类学生社团16个,学术科技类学生社团29个,文艺体育类学生社团9个,人文社科类学生社团12个,生态环保类学生社团6个,创新创业类学生社团3个,累计会员人数达15000人余次。社团文化节已举办11届,其中孕育出了大学生口才协会举办的“争鸣杯”辩论赛、大学生模拟联合国协会举办的模拟联合国大会、大学生生态文化协会举办的“广博微生态”全国大学生微博生态格言大赛等精品社团活动。 曾荣获全国高校“百强社团”荣誉称号的有:大学生手工DIY协会 曾获省“优秀学生社团标兵”有:大学生茶文化协会 曾获省级“优秀学生社团”荣誉称号的有:大学生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大学生生态环境学社、大学生法学社、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大学生数学建模协会、大学生英语协会、大学生天文爱好者协会、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大学生旅游协会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大学生疯狂口语传播协会、大学生口才协会大学生管理研究会、大学生“三农”研究会、林莽文学社大学生花卉盆景协会、大学生茶文化协会 2022年10月,由浙江农林大学团委牵头,联合全省重点建设高校团委、地方团委和企业团委共计52家单位发起的浙江青年生态文明志愿服务联盟在浙江农林大学成立。

    •东湖校区

    校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衣锦校区

    校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衣锦街252号。 •诸暨校区

    校区位于浙江诸暨市浦阳路77号。

    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园始建于2002年,坐落于学校东湖校区。截止2022年,学校植物园占地面积1952亩,建有松柏园、木兰园、蔷薇园等14个专类园;建有校训园、古道文化园、水景园等特色园9个;建有植物标本馆1个;收集植物标本11万余份,收集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活植物3050余种(含品种)。

    2006年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2010年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荣誉称号。

    2013年加入中国植物园联盟。

    2014年,学校获得“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称号。

    2018年,学校被评为“省级结对帮扶工作先进集体”。

    2021年,学校被授予“省科技特派员工作成绩突出单位”。

  5. Founded in 1958, Zheji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Zhejiang A & F university for short, is a comprehensive universtiy covering 9 areas namely agriculture, engineering, management, literature, science, law, medincine and art. We offer 59 undergraduate programs and 45 graduate programs and one Phd program.

  6. Zhejiang University is a comprehensive research university. Research at Zhejiang University spans 12 academic disciplines: agriculture, art, economics, education, engineering, history, law, literature, management, medicine, natural sciences, and philosophy.